<記者 江文賓 台中報導>《蘆葦之歌》紀錄片上映以來,以「慰安婦」阿嬤們勇敢面對生命創傷的真實記錄,感動全台民眾,即使電影已經下片,各界感動包場好評不斷。時至學子們紛紛開學的初秋,筆者邀請各界一共贊助包場集資,讓更多學生能在電影院看這部珍貴的紀錄片,在電影院上一堂深刻的歷史課。
「蘆葦之歌」是一首在山谷裡迴響的歌,低沈而婉約...慰安婦的議題,大家並不陌生,但除了「控訴」,還有其他的嗎?
七十多年前,小桃阿嬤赴台南女中上學時遭日軍擄走,從學生頓變慰安婦。記錄慰安婦自我重建過程的紀錄片「蘆葦之歌」今首映,片中社工請她畫出人生最快樂的時光,她畫了年輕女學生,「我在那之後就沒再快樂過」。
從事慰安婦人權運動的婦援會,為慰安婦阿嬤舉行身心照顧工作坊十多年,委託台灣藝術大學助理教授吳秀菁以此為主軸拍紀錄片。前年完成,卻一直籌不夠經費上院線。
近來婦援會透過flyingV募資平台募款,籌到基本款項,阿嬤心路歷程終於可登上大銀幕。令人唏噓的是,片中六位阿嬤有四位辭世。九十多歲仍在市場劈椰子維生的小桃阿嬤,如今也進安養院,僅有蓮花阿嬤仍堅強等著日本政府道歉。
片中共記錄六位阿嬤療傷過程,個個血淚斑斑。從小受阿嬤疼的小桃,慰安婦生涯曾三度尋短,最後因為想見阿嬤,才撐回家鄉,然而最愛的阿嬤已仙逝。片中她回顧首次赴日控告日本政府時,答應會把所有事都說出來,卻一開口就哭到說不出話,一再練習才能說得完整。
十九歲應徵去南洋當護士的大桃阿嬤,未料和同行廿五名少女都成了慰安婦。片中回想曾遭受的殘暴侮辱,啜泣不止。「我就算是番薯葉,也是一片葉子。」她說,首次赴日抗議時,她都把臉遮起來,被另一名韓國阿嬤罵「錯的又不是妳,妳遮什麼!」翌日她發著抖露臉。
片中最後記錄婦援會為阿嬤圓夢過程。秀妹阿嬤化身空姐;滿妹阿嬤當起交通警察;蓮花阿嬤進錄音室錄唱片。身為「馬迷」的小桃阿嬤,為總統馬英九織圍巾,親手送給偶像。
一段只能埋藏在心中的歷史,一群不曾透露心中祕密的阿嬤們,一個進行了16年的身心照顧工作坊,陪伴著台灣全島58位慰安婦阿嬤釋放傷痛、療癒心靈。
「蘆葦之歌」以「慰安婦」阿嬤身心照顧工作坊為主軸,記錄下2011至2012阿嬤兩年的身影。影片中的阿嬤不是只能哭訴、悲傷的受害者,她們跳脫我們對受害者的刻板想像,她們當然還有傷、依舊痛,也還有淚,也深受不幸遭遇的影響;但更真實的是,阿嬤們是那樣平凡的生活著。
在某場次的包場結束後,一名熱心的民眾當場決定贊助學生包場,在學生使用率高的PTT上發文邀約學生觀影,在短短的時間即報名額滿。9月初的下午,有許多學生哭紅了眼,也學到了身處於這座島嶼的歷史責任與負擔,上了一堂無價的歷史課。 她們就像我們身旁周遭的長者般,溫暖厚實的生活著。她們面對的過往肯定不輕鬆,但平平實實、寬厚真誠的阿嬤們,良善的對待身邊的人,對曾經感受過的點滴關愛,總報以滿心的感謝。如果你認識了阿嬤的人生故事,或許你也會和我們一起傳唱這曲向生命致敬的蘆葦之歌,並給予阿嬤最深的祝福。
這群台灣阿嬤因「慰安婦」的苦痛經歷,不被親人接受、被社會誤解,但她們並不因此受挫,她們從二戰倖存者的角色,一步步的轉變成爭取權利的行動者,她們是台灣歷史上反性別暴力的先驅,她們帶給社會的正面力量及當代性別的反思及學習比歷史課本多更多! 這提醒一直遺漏學生族群,他們並沒有能力包場,但是卻也渴望認識歷史的真相,而這些年輕的一代也需要繼續傳遞屬於臺灣真實的記憶,筆者特地邀請各界為學生包場集資,讓更多的學生能進萬代福戲院看這部珍貴的紀錄片《蘆葦之歌》,將這段動人的生命故事及歷史事實,傳承給年輕世代。
萬代福影城將於10月3日(六) 早上10點舉辦一場「公益試映會」,可至影城購票自由進場欣賞,而為回饋所有粉迷的熱情,萬代福影城特別邀請《蘆葦之歌》吳秀菁導演,在當天電影結束後舉辦座談會,另外現場也將公開當天所賣票款收入,將全部捐贈給「婦女救援基金會」,邀您一起來見證。
試映會成果若不錯影城將會舉辦第2場、第3場….等,只要分享此活動資訊,並設置公開訊息,即可參加抽獎活動!將會抽出5位民眾,可得「2張招待卷」!
【關於蘆葦之歌電影】
一個進行了16年的身心照顧工作坊,台灣全島58位慰安婦阿嬤,當時僅存10位。參與工作坊的阿嬤逐年減少,一年三、四次的工作坊,從開始的排拒,接受、到積極地參與,阿嬤們甚至詢問何時再舉辦。
在工作坊,阿嬤們一次次揭開傷口,釋放內心的憤怒、凝視殘老的身體,修補自我價值。透過活動,體驗青春少女時的自己,無法擁有的滋味,拍婚紗照、穿畢業服,甚至一圓夢想工作。還有來自日本的自發性團體,他們長期參與婦女救援基金會舉辦的身心工作坊,兩方互相合作,一起關懷阿嬤的生活現況;片中日本志工探望阿嬤,在阿嬤病塌前,談及生活點滴,真摯的情誼,超越國族的衝突,今人動容。
相較於世界上熙攘紛擾的樂音,有一段被忽略的歷史,有一群曾在痛苦深淵中的阿嬤們,她們勇敢地面對自己,她們尊貴地被對待,細膩地被陪伴,在生命晚年,有的阿嬤首度公開身份、有的阿嬤找到信仰、也有的阿嬤和自己和好;阿嬤們用堅毅樂觀的態度,唱著一首不能被世人遺忘的歌…《Song of Reed》
1998年紀錄片《阿嬤的秘密》揭露前台籍慰安婦歷史傷痕,日本官司敗訴後,轉眼十幾年,遲遲等不到日本道歉,阿嬤漸漸衰敗的身軀,卻沒有多少時間... 幾十年來,婦援會不間斷舉行身心照顧工作坊,阿嬤們在當中獲得同伴的支持,社工的接納,而重建自我;阿嬤的參與人數卻不敵死亡的逼近,紀錄這見證歷史的真實生命是迫切的,因此拍攝阿嬤晚年的計畫產生。
吳秀菁導演曾拍過《回家》這部談死刑犯與受害家屬關係修復的紀錄片,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邀請導演,執掌這部與生命和好為主題的紀錄片,兩人一拍即合,共同促成這部片的誕生。
這部片以阿嬤身心照顧工作坊為主軸,記錄下2011至2012阿嬤兩年的身影。影片中的阿嬤不是只能哭訴、悲傷的受害者,她們跳脫我們對受害者的刻板想像,她們當然還有傷、依舊痛,也還有淚,也深受不幸遭遇的影響,但更真實的是,阿嬤們是那樣日常的生活著。影片中現在的阿嬤們和社工一起開心出遊、手舞足蹈、喝酒唱歌,她們就像我們身旁周遭的長者般,溫暖厚實的生活著。她們面對的過往肯定不輕鬆,心頭積藏著那樣多的悲傷、委屈、遺憾、不甘……,但平平實實、寬厚真誠的阿嬤們,良善的對待身邊的人,對曾經感受過的點滴關愛,總報以滿心的感謝。
如果認識了阿嬤的人生故事,或許也會和筆者一起傳唱這曲向生命致敬的蘆葦之歌,並給予阿嬤最深的祝福。
萬代福於光輝十月份搶檔院線片即將映起來!
小小兵叫我第一名~影迷所期待的終於上映了! !
< 小小兵 > 於10月9日上映保護級片長:1時31分
阿諾強勢回歸~影迷千呼萬喚終於回來啦!
< 魔鬼終結者V > 於 10月2日上映 輔導級 片長:2時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