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優質大閘蟹品牌LOGO設計徵選活動,計有144件作品參賽,其中5件獲獎,7月25日接受縣長劉政鴻頒獎,聴障人士朱建安以Q版漫畫造型設計的LOGO獲得第1名,將做為苗栗優質大閘蟹的認證標章。
縣府積極推展養殖大閘蟹新興產業,並由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進駐輔導養殖技術、改善養殖環境、調配專用飼料,目前約近18公頃養殖面積共計投放的30萬隻蟹苗成長狀況良好,期望在收成時達到5成存活率,生產15萬隻大閘蟹,初步預計在10月5日正式上市。
縣府農業處為了建立苗栗優質大閘蟹品牌,舉辦這項LOGO設計徵選活動,共計144件作品參賽,競爭激烈,徵選結果5件獲獎,今天上午在縣府2樓會議室舉行頒獎典禮。
獲獎作品:第1名朱建安,獲頒獎金3萬元及獎牌、獎狀;第2名李采勳,獎金2萬元及獎牌、獎狀;第3名賴鳳蓮,獎金1萬元及獎牌、獎狀;佳作陳文順、駱勤毅,獎金各5千元及獎牌、獎狀。
榮獲首獎的聽障設計工作者朱建安,今天因接受高雄市新式創意門牌設計頒獎,由工作室伙伴盧祖明代理受獎,朱建安以人人易懂的大閘蟹Q版圖案為設計主軸,圓形的大框似一枚合格章戳,裡面是苗栗大閘蟹高舉讚的手勢,上方標示「苗栗優質」,下方標示「生態養殖、優質美味、健康安全」字樣,強化苗縣的特色水產品形象,將是苗栗大閘蟹的產地認証標章。
縣長劉政鴻指出,苗縣養殖戶養殖的大閘蟹須使用合法自大陸出口的蟹苗,飼養過程須全程使用縣府與上海海洋大學輔導配置的專用飼料,養成後須接受農業處抽查並送屏科大農水產品檢驗中心檢驗合格,每隻重量須在3兩以上,才核發認証標章,是品質保証的優質大閘蟹。
縣府亦預計在10月5日辦理優質大閘蟹評鑑,將評鑑特等蟹1名、頭等蟹3名、二等蟹6名、三等蟹10名、蟹王及蟹后各1名,得獎的養殖戶將再獲核發「競賽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