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鄉未入選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縣長劉政鴻3月16日下午召開檢討會議,希望不要氣餒,展現客家硬頸精神,在1個月內針對評審委員提出的意見徹底改善缺失,讓全國刮目相看,以提振三義的觀光、木雕產業。
今天下午,縣長劉政鴻邀集縣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工務處、水利城鄉處、農業處、計畫處、工商發展處、環保局、縣警局、三義鄉長徐文達、鄉代表、村長、社區發展協會、舊山線文化產業協會、舊山線休閒農業區、水美造街管理委員會、三義木雕協會、苗縣觀光協會等,在縣府4樓會議室召開檢討會。
縣長劉政鴻指出,三義未入選台灣十大觀光小城,大家心情沉痛,但不能氣餒,要痛定思痛,針對評審委員的意見,檢討缺失,徹底改善,以實際行動做給人家看,在1個月內展現成效,讓遊客感到「三義不一樣了」,希望鄉親全力配合,同心協力搶救三義勝興車站、木雕等觀光產業,找回遊客的信心。
在環境清潔方面,環保局長劉伯舒建議鄉公所研議調整水美街南下、北上車道垃圾收集清運時間,加強宣導店家垃圾不落地及收集清運時間內才可拿出垃圾,不可隨意放置店門口,以免影響觀瞻,道路市容請公所指派專人全天候巡查,假日加派人力清理維護,公廁須加強清理次數,落實不濕、不臭、不髒管理原則。三義鄉長徐文達強調,公所將不定時收集清運垃圾,配合人力加強維護環境清潔,並與景點業者、主管單位加強橫向連繫,落實責任區範圍,確實維護整潔。
有關台13線水美街交通疏導、違規停車等問題,縣長劉政鴻根據縣警局提出的改進方案,要求縣警局、工務處、鄉公所配合在3月17日騰空人行步道,並畫設紅線,水美街全面禁止路邊停車,車輛一律停放到停車場,3月18日起由縣府支援2部接駁車,並至少規畫6個接駁站接送遊客,裝卸貨原則可臨時停車,但不得超過3分鐘時間。
至於水美街市容形塑問題,沿街招牌雖統一製做,但已超過12年,且缺乏特色及藝術美感,雨庇亦形式不一,高低不同,顯得凌亂,縣長劉政鴻應允補助每間店家1萬元,由文觀局、工務處、工商發展處、公所1星期內研議統一改換店家招牌或雨庇。
在遭質疑大陸商品充斥方面,三義木雕協會反映評審委員似有誤解,縣府國際文化觀光局亦提出改善方案,將繼續辦理木雕師認證,提升木雕師的藝術涵養與創意,並辦理三義木雕街商店本土作品認證,以區隔本土木雕與大陸等地木雕,縣長劉政鴻裁示由縣府成立認證小組,一個星期後展開認證工作,只要店家標示清楚木雕品產地,即予認證,讓遊客放心選購。